新時期海洋探測技術研討會圓滿落幕!
2021-07-19
2021年7月16日,由中國海洋學會海洋測繪專業委員會指導,自然資源部海洋環境探測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主辦,無錫市海鷹加科海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新時期海洋探測技術研討會在江蘇無錫圓滿結束。會議圍繞新時期海洋探測領域的新技術、新裝備和新發展理念,邀請了5位業內專家學者、3位論文作者及13位青年學者和產業人士進行報告交流,吸引了130余位海洋行業人士參會。
會議現場
會議合影留念
研討會由中國海洋學會海洋測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周興華、無錫市海鷹加科海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章繁榮、中國海洋學會海洋測繪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李雪主持。
周興華主持
章繁榮主持
李雪主持
自然資源部海洋環境探測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海洋學會海洋測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歐陽永忠在會議中致辭,他表示近年來海洋探測技術與裝備得到了快速發展,舉辦本次會議的目的是集中展示探測領域新技術與裝備取得的進展,通過科研院所、設備企業與產業應用單位之間產學研用的深度交流與研討,加速推進海洋探測技術與裝備的發展與產業應用。本次會議交流主題豐富,涵蓋了航空、水面、水下等平臺的綜合立體探測,聚焦了無人自動化探測、聲學探測與三維成像等技術,是海洋探測領域富有特色的專題技術研討會。歐陽主任也對本次承辦方表示感謝,本次會議得到了海洋領域眾多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與積極參與,無錫市海鷹加科海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精心策劃并籌備了本次會議,同時提供了細致周到的會務保障,對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歐陽永忠致辭
作為承辦方集團公司代表,海鷹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唐建生在致辭中簡述了海鷹企業的歷史,并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唐建生致辭
上午,行業內有一定影響力的五位特邀專家分別就海洋探測技術、水聲技術、航空重力探測、水下慣導技術等幾個專業領域做大會發言。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副總工周堅鑫作題為《我國航空重力測量技術發展回顧》的主旨報告,回顧了國內外航空重力測量技術的發展歷程,闡述了我國航空重力測量技術國產化的努力,并展望未來發展的目標。
周堅鑫作主題報告
天津大學研究員張安民作題為《海洋測繪的無人化作業》的主旨報告。他說到,海洋測繪的“測”一直以來被稱為“外業”,就是作業人員一定要到現場才能完成的測量工作;海洋測繪的“繪”是指制圖,海圖編繪??蒲腥藛T為實現“計算機自動制圖”奮斗了幾十年,目前已經實現了計算機輔助制圖。他的報告探討了到底能否實現海洋測繪的無人化作業。
張安民作主題報告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曉東作題為《對我國深海水深聲學測量裝備發展的思考》的主旨報告。報告對近年來國內外深海水深聲學測量裝備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我國深海水深聲學測量技術及其裝備的發展提出了有關建議。
劉曉東作主題報告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下機器人研究室研究員徐會希作題為《深海自主水下機器人技術與應用進展》的主旨報告,綜述了國內外著名的深海AUV裝備以及技術進展和應用情況,重點介紹了沈自所的“潛龍”、“探索”系列深海AUV的技術進展以及在大洋資源勘查和海洋科學研究方面取得的應用成果。
徐會希作主題報告
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特聘研究員湯建勛作題為《激光陀螺慣性導航與測量技術》的主旨報告,介紹了激光陀螺的技術和應用,并實現高端儀器與智能裝備的自主可控。
湯建勛作主題報告
報告期間,軍事海洋與測繪系中心實驗室主任、高級工程師劉天陽為無錫市海鷹加科海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了“海軍大連艦艇學院軍事海洋與測繪系教育實習基地”的授牌,期待在未來能共同開展教育實踐合作,培養更多優秀的海洋測繪人才。
授牌現場
中午,與會嘉賓對海鷹企業集團和海鷹加科公司進行了參觀。海鷹加科公司工作人員熱情接待,對公司各部門布局、生產線現場、設備展示區等進行了介紹。
生產線參觀現場
設備展示區現場
下午,作為“遨拓杯”論文作者代表,上海海洋大學沈蔚教授、山東科技大學羅宇教授、國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術保障中心馬龍高級工程師分別就各自專注的領域做大會發言。山東科技大學測繪學院教授羅宇作題為《聲學多波束探測技術工作進展》的主旨報告,以多波束測深儀,前視聲吶為例,介紹了聲學多波束相控聲吶技術在海洋探測中的應用。
羅宇作主題報告
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系副主任沈蔚作題為《當前多波束裝備發展趨勢》的主旨報告,簡單介紹了海洋測量的概念、內容、海洋測量裝備的發展歷史,從發展特征和驅動因素出發,闡述了當前多波束測量設備向集成化、多功能化、無人化、智能化(AI)、國產化發展的趨勢特征,闡述了當前海洋測量數據向高精度、高分辨率、標準化發展的趨勢特征,預測了海洋測繪工作內容發展趨勢。
沈蔚作主題報告
國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術保障中心海洋工程室主任馬龍作題為《基于海洋聲光綜合探測技術的海洋牧場應用研究探討》的主旨報告,結合海洋牧場的類型、特點和相關調查要素,重點從流場探測、水深地形探測、海底地貌探測、海底淺地層結構探測、漁業資源探測、水下機器人探測等6個方面對海洋聲光綜合探測技術進行了闡述。結合海洋牧場建設不同階段重點關注的問題,對海洋聲光綜合探測技術的應用進行了探討。最后從海洋牧場的三維展示、大數據建設以及出臺相應規劃標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性意見。
馬龍作主題報告
之后,13位青年學者和產業人士進行了專業技術報告交流,就各自關注的海洋探測方向做大會發言。該會議形式為青年學者和產業人士搭建了一個相互交流的舞臺,共同為我國海洋探測技術的發展與繁榮凝聚力量。
鵬城實驗室助理研究員孫曉雨作題為《水聲軌道角動量三維成像系統研究》的主旨報告。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海洋觀測與探測聯合實驗室(航天科技集團部分)負責人李海兵作題為《基于海洋平臺的重磁一體化測量》的主旨報告。
中科探海海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維作題為《海洋全景三維成像系統及典型應用案例》的主旨報告。
山東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執行院長杜立彬作題為《機載測深激光雷達系統》的主旨報告。
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海洋測繪產品線副總經理趙博作題為《讓水域探測走向無人化》的主旨報告。
海鷹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產品創新中心主任助理于孝惠作題為《國產便攜式側掃聲納》的主旨報告。
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副研究員高術仙博士作題為《水下垂向空間探測設備計量測試方法及應用》的主旨報告。
北京海卓同創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幺彬作題為《水面、水下小型無人平臺聲學探測技術與裝備研究》的主旨報告。
山東省暨青島市腐蝕與防護學會常務理事暨副秘書長孫虎元作題為《基于電化學測量原理的深海探測腐蝕傳感器技術》的主旨報告。
中北大學教授齊向東作題為《一種新型Auv平臺在海洋工程中的應用》的主旨報告。
華芯智能(珠海)科技有限公司CEO/創始人陳東華作題為《MEMS慣性導航在海洋探測技術中的應用》的主旨報告。
江蘇海洋大學海洋技術與測繪學院測繪工程系黨支部書記/系副主任王曉作題為《側掃聲吶圖像目標探測識別》的主旨報告。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魏榮灝作題為《水陸一體綜合檢測技術》的主旨報告。
報告結束后,由浙江溪流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海洋學會海洋測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奚民偉致辭,簡要總結了研討會內容并對會議的圓滿舉辦進行致謝。
奚民偉致辭
該次研討會在指導方、主辦方和承辦方的共同努力下圓滿落幕。會議交流氛圍濃厚,嘉賓參與熱情很高,共同探索了海洋探測技術發展的新思路、新任務、新機遇、新挑戰。報告內容聚焦了海洋探測技術領域的高精尖,期待為新時期海洋行業培養經濟新動能。